分享来源:网络
免责声明:版权归原创,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
>>>锤子奶茶<<<
小锤,在自媒体创业失败之后,他心灰意冷,凛冽的冬夜,他独自走在大街上,刺骨的寒风,让已经凉透的心,冻成了一座冰山,整个城市,整条大街,仿佛只剩自己一人,孤独,寒冷,绝望...
突然,一堵人墙挡住了去路,嘈杂的对话声,让他回到了人间。
他们好像在排队买什么东西…
小锤抬头一看,原来是那家自己想喝了很久的网红奶茶店,一直心心念念他们的珍珠奶茶,但每次都因排队太久而却步,今天正好想浪费点时间,排就排吧,买一杯热奶茶,温暖一下自己的内心。
5分钟、10分钟、30分钟、60分钟…
还没有排到...
这也太夸张了吧!
买个奶茶而已,要等那么久?
给你们送钱,竟然还要排队?
这这这…
这世道欺人太甚,连奶茶都要和我作对!
小锤很生气,正准备抄起大锤子去砸店,却被一个念头迎面砸中了大脑:“对啊,用户的「麻烦」不就是我的创业机会吗?买一杯奶茶竟要排1个小时队,这太反人性了!我能否做一款既好喝,又便宜,制作速度还比这个快10倍的奶茶呢?只要把速度提起来,不仅客户体验更好,奶茶店每天也能接待更多的客户,这个主意太棒了!”
小锤激动地冲出人群,拿起手中的大锤子向空中挥舞:“嘚嘞,下一步我就要开一家全城最快的珍珠奶茶店:锤子奶茶!”
“可问题是,我只喝过奶茶,从来没做过啊,怎么办?我该如何做出一家全城最快的珍珠奶茶店呢?”
>>>如何加速?<<<
专栏第三季的主题是效率升级,但是我在本季的第一节课就说,提升效率的第一步并不是“快”,而是“对”,不然越快越离谱;“对”了之后,你首先要提升的也不是速度,而是能力,能力不够,想的到做不到,快也没用。
而如果这两点都满足了,也就是方向没问题,能力也能胜任,那下一步该如何提高做一件事的速度呢?
今天,我们就从“如何更快的做出一杯珍珠奶茶”这个案例为引子,看看有哪些提高个人做事速度的方法,当你只需要猛踩油门的时候,这个速度究竟可以被你加到多快!?
注:下方每一级加速,是需要按顺序逐级提升的,也就是说,如果你不能实现第1级加速,第2级加速的方法便会大打折扣,以此类推。就像开车,你挂在低档位,再怎么猛踩油门,速度也是上不去的,还会对车子造成伤害,你得逐级提升。
>>>第1级加速:理解<<<
我们把视角回到小锤身上。
现在,他想要开一家全城最快的珍珠奶茶店,可自己并不会做珍珠奶茶,他该如何提高制作的速度呢?
首先,当然得先理解这件事,也就是他要先搞明白,一杯珍珠奶茶究竟是如何从0到1做出来的?比如原料是什么,珍珠的制作方法是怎么样的,茶底应该选什么品种,好吃的标准是什么等等…
总之,自己得先能做出一杯奶茶,可以实现的事情,才有资格谈如何提高速度。
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了,就像你要参加赛车比赛,那你就得先有驾照,会开车,然后再考虑怎么开得更快。
可反观我们的日常工作,很多时候并不是这样的。
任务来了,第一时间不是想着先把它搞懂,而是凭直觉、想当然、抬手就做,还想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任务。
失败了?
不怕!
哪里跌倒哪里爬起,继续勤奋得做,天道酬勤!
比如你是一个销售新人,一心想要快速提高业绩,于是你就拼命地去跑客户,扫楼,发传单,打陌生电话,网上发广告……整天看上去很勤奋,品格坚韧,不怕拒绝。
可想要的结果始终没能出现,客户不理你,业绩是零蛋…
然后你就开始抱怨,说自己已经用尽了全力,为什么想要的还是得不到,公司骗人,剥夺了自己的美好青春…
为什么会这样?
那是因为你还不会啊!
不知道销售的方法,不懂得说服的技巧,见再多人也没用。
你不愿意花时间先去学习正确的方法,就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去做无用的重复功!错误的方法用一百次,对的结果也不会出现。
因此,提高做事速度的第一个阶段,就是先得把这件事情给弄懂,知道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,实现目标需要哪些条件,自己还缺哪些知识和技能等等...
具体怎么做?
1.向前人学习
面对一个自己还不会的事情,第一反应不应该是先去尝试,或者凭直觉先做起来再说,而是要先去理解这件事,找前人已经总结好的方法,并依此行事。
比如老板要你做一份项目计划书,你不能拍脑袋,抄起笔就开始罗列一堆自己的想法,而是要先去了解,什么是项目计划书,一份好的计划书需要包含哪些内容,考虑哪些因素,需要哪些信息和数据,从哪里去获得它们等等...找几个优秀的案例先学习一下。
2. 自己做实验
如果你确实找不到前人总结好的方法,你才需要通过做实验去摸索。
比如你想做的是芥末珍珠奶茶、冰激凌珍珠奶茶、老干妈珍珠奶茶…那么你就可以基于传统的制作方式,替换部分原料和环节来做实验,或者找一些同行朋友来一起研发。
总之,这个时候千万别去想“加速”的问题,先把路走通是第一位的。
“会”是“快”的第一步。
这个学习和探索的过程,就像是在一堆未知中,找出实现目标的关键要素。
开启第1级加速:
现在,小锤通过学习,已经可以独立制作出一杯珍珠奶茶了,可喜可贺!
但是,他的操作还不太熟练,经常手忙脚乱的:
正在熬黑糖浆,想等着也是等着,于是去同步准备茶底;
刚找到茶叶,糖浆已经沸腾了,赶紧去关火,然后回过头又去煮茶叶;
等待的同时,想把奶茶也顺便泡了吧,于是揺了一勺边上的奶粉放入杯中,加入开水并开始搅拌…
咦?这牛奶的样子怎么有点怪怪的?
定眼一看,原来错把木薯粉当成奶粉了,赶紧倒掉…
木薯粉?啊,忘记在糖浆中加入木薯粉了!
连忙又摇了一勺木薯粉放入糖浆中…
啊!糖浆已经凉了,凝结不起来,变成泥巴了!
于是,只能倒掉重新熬...
就这样,虽然小锤已经有能力做出珍珠奶茶了,但并不是每次都能成功:比如某次糖放多了,甜到发苦没法吃了;比如某次木薯面团放的时间长了,变干捏不成珍珠状了...
这导致整体的制作速度特别慢,平均3小时才能做成功一杯!
如果按这个速度做奶茶,别说全城最快了,哪怕只有3个人想喝锤子奶茶,得排...1天的队!
想想都有点可怕。
而且,每次的品质还都不太一样...
有一次,小锤做出了一杯丝滑醇香、Q弹不粘牙、好喝到爆的珍珠奶茶,他欣喜若狂!
结果一回想,咦,这次是怎么做出来的?
茶煮了几分钟来着?茶和奶的比例是多少?这次的珍珠怎么会那么Q弹?木薯粉、黑糖、水的比例是多少?
忘了...
竟然忘了!
然后,就再也做不出这个口感了...
囧...
怎么办,怎么稳定质量,加快速度?
这时候,他就需要进入加速的第二阶段:SOP。
>>>第2级加速:SOP<<<
什么是SOP?
SOP,英文全名:Standard Operating Procedure,中文翻译:标准作业程序。听着有点晦涩,简单来说就是:流程化+标准化。
1. 流程化
所谓流程化,就是把实现某个结果的过程给固定下来:第一步干什么,第二步干什么,第三步干什么...像清单一样的列出来。
然后,每次都按这个固定流程来执行操作,不得跳步、改步、少步,必须严格执行,像计算机程序一样。
有了这个流程,过程就不会出错,每一个当下,你都会很清楚该干什么,下一步要做什么,不会手忙脚乱、丢三落四,效率就会变得很高,想要的结果也会像时钟一样如约而至。
你可能会觉得,没那么复杂,做个奶茶而已,多做几次、熟练了也就记住了,可如果是更复杂的任务呢?或者你正处在压力之中?
比如,医生要做一次生死攸关的手术,环节繁琐,且责任重大,这时候就很容易出错,甚至造成严重的事故,比如忘记给手术刀消毒,纱布留在病人体内等等...
把“无序”变成“有序”,把“正确的经验”固定成“步骤”,你就能让“成功可复制”,做事的效率将会大幅提升。
因此,你在学习、改变、探索的过程中,需要把每一步都记录下来,一旦发现某一次效果特别好,就要把这次“成功的经验”固定成步骤,成为你下一次的“工作流程”,这个过程就叫做“流程化”。
2. 标准化
除了把步骤固定下来,你还得把每一步的标准固定下来。
比如很多中国厨师,在传授做菜方法的时候经常会说:“盐少许、加一点辣、再炖一会儿、看到两面金黄了就可以出锅了…”
你听完一头雾水,问他:“少许是多少?一会儿是多久?怎样才算两面金黄?”
你会得到一个无懈可击的回答:“凭感觉!这是手艺,练久了你就能掌握了,无他,手熟尔!”
厉害,大师,请受徒儿一拜!
结果,明明是同门师兄,100个徒弟眼中却有100个不同的师傅,你能尝到什么味道全凭运气...
那什么是标准化?
就是每一步都有明确、可量化的标准。
比如麦当劳,全球拥有3万多家门店,横跨六大洲,119个国家,但是每家店的「巨无霸汉堡包」味道几乎一模一样,为什么?
那是因为,全世界每个门店制作「巨无霸汉堡包」的步骤、标准,甚至是食材选择都是一模一样的。比如对牛肉饼的要求是:“成分必须是83%的牛肩肉和17%的五花肉,脂肪含量必须在16%~19%之间,肉饼的直径是95.8毫米、厚度为5.65毫米、重量是47.32克...”
你看,仅仅是对一个食材的要求就那么精准。然后,像烹饪时的炉温、时间、佐料,都精确到多少度、多少秒、多少克...
这样,即使一个完全不懂烹饪,从没做过汉堡包的普通人,如果能严格按照这个SOP来操作,也能做出一个一模一样的汉堡包,时间、火候、味道都能做到刚刚好,这个就是标准化的力量。
流程化+标准化=SOP
有了SOP,你就能从依赖经验和手艺+碰运气,变成依赖规则和流程。将你的工作SOP化后,结果将变的可控,过程变得井然有序,效率自然就高多了。
而且更重要的是,你的“能力”将可以被复制,变成团队的能力,变成组织的能力,变成机器的生产力,整个团队、乃至社会的效率都会因此而大幅提升。
SOP是提升效率中最重要的一个台阶,如果这个台阶跨不上的话,后面那些台阶可能就跟你没什么关系了。
你可能会问,有些工作没办法完全SOP怎么办?
比如手工艺品制作、绘画、写歌、写小说等等...这些没办法完全标准化。
确实。因为这些产品的价值就来自于它的独一无二,它的与众不同,它的个性张扬,它需要的不是每次都一样,而是每次都不一样。但这样的代价,就是牺牲了效率,如果你硬要把它们完全SOP化,反而会大幅降低它们的价值。
所以,SOP也有它的适用范围,当你面对这类的工作的时候,就需要在“价值”和“效率”之间做一次取舍,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,千万别贪心,鱼和熊掌在此处很难兼得。
当然,随着AI技术的持续发展,未来也许能打破这个瓶颈,同时兼顾效率与独特性,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。
好,这就是第二级加速SOP
它的本质就是把无序的关键要素,变成有序、可量化的标准动作,然后以此为标准,每次都严格按步骤执行,确保效率。
从小了说,这是某项任务的SOP,从大了说,这也可以是你实现某个目标的详细计划。
开启第2级加速:
小锤认识到了这点后,赶紧梳理了一份制作珍珠奶茶的SOP出来:
根据这份SOP,小锤终于把一杯珍珠奶茶的制作时间降到了50分钟,制作的过程井井有条,且品质稳定,赞!
可这个速度还是很慢啊,接下来该如何进一步提高速度呢?
>>>第3级加速:优化SOP<<<
虽然总结出了一份SOP,速度和质量都变得有保障了,但这份SOP就是最快、最好的吗?
当然不是!
因为SOP,没有最好,只有更好。
一份SOP的作用是把你每次执行的步骤给固定下来,确保过程有序、结果可控,但并不代表这个流程本身是完美的,它还可以被不断地优化。
比如"魔方"是一个难度极高的益智玩具,但随着其解法SOP的出现,它已经从一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,变成了一个普通人也能在五分钟之内复原的简单游戏,而随着其SOP的不断迭代,当今世界一流高手甚至可以把三阶魔方的复原时间缩短至5秒以内!
那你该如何优化自己的SOP呢?
1. 精简
在你的SOP中找到多余的步骤,直接剔除。
比如,按写作流程,此处我需要一个案例来解释什么叫“精简步骤”,想了一下,估计不说你也能明白“精简步骤”是什么意思,于是这里我就不写案例了。
2. 替换
在你的SOP中找到效果更好的步骤替换原步骤。
比如,在还是胶卷相机的时代,有个问题一直困扰着用户,就是在胶卷还没用完的时候,如果不小心打开了后盖,胶卷会曝光,那之前拍的照片就全部报废了,这大大影响了用户的拍照效率,怎么办?
有一位老太太更换了一下放胶卷的步骤,她在新胶卷放入相机之前,先把空白胶卷都卷出来,然后反着装,这样拍完一张就能自动卷入胶卷盒一张,直到拍完。在这种新方式下,用户如果不小心打开后盖,曝光的就是空白胶卷,这个难题就这么被轻松的解决了。
随后,老太太把这个步骤申请了专利,之后又卖给了柯达公司,并因此获得了70万美元的专利费。
3. 整合
把原本SOP中的多个步骤,合并成为一步。
你喜欢拍照吗?由于日常拍摄条件不比摄影棚,成品总有这样那样的不足,为了让一张照片更完美、更有艺术感,你需要对它逐一进行曝光、亮度、色彩平衡、色阶、色相、饱和度、对比度…等等专业的后期处理,照片才能重获新生,这在以前是一个高难度的技术活。
但是现在,专业的图片处理软件,已经把这些复杂的处理步骤合并为了一步:滤镜。你只需要更换一个滤镜,就相当于做了几十步以上这些专业的操作,一张极富艺术效果的照片能立刻出现,这大大降低了普通人的操作难度,每个人都成为了P图大师。
开启第3级加速:
小锤通过与同行的多次交流和自己的不断摸索,现在,他已将原本需要15步的SOP缩短到了9步。根据这份新的SOP来操作,整个制作时间只需要40分钟了,真棒!
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,小锤却还是常常超时,有时甚至用了1个小时才能完成,这是什么情况?
原来,小锤做奶茶的时候浪费了很多不必要的时间:
比如突然接了一个朋友的电话,中断了制作;比如昨天和女友吵架还没回过神,发了10分钟的呆;比如音乐太好听,身体没忍住,跟着节奏一起摇摆,全然忘记了锅内的珍珠已经熬成了糊糊~
除此之外,SOP中还有些时间利用率也很低:
比如煮珍珠时间需要15分钟,但煮的时候不一定要干等呀,可以设置好提醒时间,然后期间去做其他事,比如同步泡制茶底等等。
如果能把这些低效的时间统统剪去,让过程中的每一分钟都在做有生产力的动作,那么效率又将大幅提升!
具体怎么做?
>>>第4级加速:剪去低效时间<<<
1. 剪去分心的时间
也就是你在工作的时候,需要主动让自己进入“专注”的状态,隔离外部干扰,清楚内心杂念,一心只做一件事。
专注是效率的保证,但是专注之所以能提高效率,他有一个前提,就是必须得先有SOP,没有SOP的专注,可能就是发呆和瞎忙...
2. 剪去等待的时间
有些事情,需要经过一定时间的等待才能得到结果,这个等待的过程,就是你可以再次利用的时间。
比如你是做销售的,与一个陌生用户建立信任需要很长的时间,怎么办?业绩不等人,提前提出你的成交请求吗?
信任不够,你提的成交请求就容易被拒绝,该等还是得等,时机不到绝不提前亮出底牌。
但这个时候,你可以同时开启与另一个陌生用户的销售SOP,同步跟进多个用户,整体业绩的增长速度就会大幅提升。
这个过程叫做:并行。
还有些时候,SOP中的两个步骤中有很长的移动距离,比如小锤做奶茶的时候,存放木薯粉的柜子离制作台有10米之遥,每次来回都得花1分钟,这期间并没有生产力,所以应该把木薯粉放到制作台顺手可取的地方,剪去这部分无效时间。
这个过程叫做:短路。
3. 剪去休息的时间
除了等待和分心的时间,还有“休息”的时间也没有生产力,你也应该剪去!
这...这太令人发指了吧?工作狂也不带这样的...
这里并不是让你不要睡觉了,而是你得想办法让睡觉的时间也拥有生产力,怎么做呢?
人要吃饭要睡觉,机器不需要,有一部分工作,你是否可以交给机器或者程序去自动完成?
当然可以。
比如我的第一份工作是证券公司的销售,那时我还不太擅长面对面与客户交流,也不太会搭讪陌生人,更没有社会资源,怎么办?
我的方式是:在网上发广告...
那时候没有微信、微博等,网民聚集最多的地方是各大论坛,那我是要去灌水吗?
是的,那时就那么简单粗暴。但我觉得这样的效率还是太低,于是我安装了一个能自动发帖的软件,导入了一张超长的论坛列表,然后让电脑替我去自动注册、发布...除此之外,当时我还建了一个看上去挺专业的网站,然后去百度做竞价排名(那个时候做的人还很少)。
这样一顿操作,自动脚本和百度就可以24小时不间断的替我工作,即使我在睡觉,业务还在开拓,我只需要等着客户上门就行了。
就在如此“偷懒”的工作状态下,我的业绩却能常年霸占公司几百人销售队伍的前10名,秘诀就是多了这些“不会休息的帮手”。
开启第4级加速:
经过第4级的加速,小锤疯狂压缩时间,该并行的并行,该短路的短路,手机静音、音乐关掉,专心致志,不浪费每一分钟。
终于,他现在制作一杯珍珠奶茶的时间只需要30分钟了,从3个小时到30分钟,天啊,进步神速!
但是,这已经把时间压缩到极致的情况下,离全城最快的目标还有巨大的距离,下一步又该如何提升速度呢?
>>>第5级加速:逐步提高效率<<<
如果整个SOP看上去没有优化的空间了,那就把每个步骤拆开单独分析,看看每一步本身还能不能优化?
这里你可以用到2种方式来提高每一个步骤的效率:
1. 通过刻意练习让速度更快
比如制作珍珠的过程中,有一个步骤是需要在煮开的黑糖水中加入木薯粉,并快速搅拌形成木薯团,再把这个团搓细、切丁,揉成一个个珍珠状,再撒上木薯粉搓匀...
整个过程不仅繁琐,还需要一定的技巧,不熟练的情况下可能需要10分钟才能完成,那能否通过练习把时间缩短到5分钟呢?
当然可以。
提高执行一套固定动作的速度,那可是刻意练习的看家本领。
2. 用现有工具替代人力
但是,你再怎么刻意练习,毕竟还是人肉发力,你的最高速率受限于你的身体极限,而且身体还需要长时间的休息。怎么办?
你需要寻找工具来代替人肉。
比如我前面说的让电脑替我发广告的事,对我来说,找到论坛、注册,发帖,编辑、发布...然后不断的重复,这一连串下来,累人不说,效率还特别低,3分钟能发完一个算不错了。
而交给电脑呢?那都不叫事,根据SOP设定好脚本,3分钟可以发完几十个,还能24小时不间断的发,效率大大提升...
所以,你看一下眼前自己正要做的工作,有哪些环节是可以交给机器来处理的?